美章网 资料文库 创新设计论文范文

创新设计论文范文

创新设计论文

创新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文创产品;转化

文化是通过生活中的点滴积累,慢慢演化而成的。因为在不同的地区,文化的形式与特点各不相同,所以各地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通常有两个重要的特点:(1)地域性和民族性突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形式千差万别;(2)传统性和变化性交织,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反映了特定的时代特征。地域文化作为可贵的文化财富,给当前的产品设计领域带来了生机与活力[1]。其突出表现在地域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因素对产品设计有着重要影响。文化靠设计来传播,而设计是文化的体现,是文化现象的反映。通过设计可以对旧文化进行合理改造,使之成为新的文化。因此,在当前的产品设计领域,随着国际化风格的日益强盛,我国的设计师已经开始关注地域文化,并将尊重传统和当地文化特色作为责任,充分考虑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求,以期最大限度地赋予产品文化含量和艺术价值。文创产品设计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发展地域文化特色不仅是设计领域的必然趋势,更是传统文化创新设计的热点话题[2]。

1地域文化与设计的关系

在当前的产品设计中,国际化的风格已成为一大趋势。世界上的文化逐渐趋于同一化,在不知不觉中,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域文化和本土特点被取代和遗失了。这一现实背景给设计师以沉重的打击,将地域文化融入当代产品设计中的愿望日益迫切[3]。所谓的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化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被打上了地域的烙印,从而具备了独特性。地域文化与设计的关系十分密切,甚至相辅相成。作为设计师,完全可以撷取地域元素和地域文化,借用设计的逻辑思考,通过实现对地域文化或地域元素的转化来进行文化产品的设计实践。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师要尊重传统和当地文化特色,将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加以展示。通过具体的设计载体,表达出美好生活。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地域文化与产品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在外形上,文创产品设计与地域文化结合得十分巧妙。例如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几何纹样,经过文创产品设计师的设计,即可增加很多的变化。尤其是那些几何纹和花纹的结合,更是构成了特殊的形态。将结合得到的纹样置于乐器、刀具上,精美的纹样可以很好地装饰产品的外形,兼顾实用性和审美性[4]。2)在材质上,文创产品设计多会优先考虑地域文化元素,结合地域性强的材料进行设计制作。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不会简单地拘泥于使用地域材料,还会适当地借鉴一些国外的经典元素,加以丰富和提升。这有效地促进了文创产品材料的升级与效果的升华。3)在工艺上,文创产品设计同样会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多地借鉴一些特色工艺,如阴阳榫接等,进行制作。这有助于形成有别于其他文创产品的独特特点。

2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现状

文创产品一般由文化创意内容和所需载体两个部分组成。在发展过程中,文创产品逐渐融合了地域、民族、宗教、文化等因素,再配合一定的思考、创意、制作加工,才形成了具有创意性、设计感、多样化的形式。一个好的文创产品,不仅应在实用性上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还应在精神上实现情感的共鸣。例如,那些拥有浓厚地域色彩的文创产品让身处外地的人们思念家乡。这能拉近人与产品的距离。在二十一世纪初,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已逐渐受到重视,其背后巨大的商业空间促使文化创意产业高速发展,也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创意组群。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种突出问题[5]。1)同质化。在当前的地域文创市场中,充斥着类似或相同的文创产品,同质化的问题严重。这导致在很多地区(尤其是各地的旅游景区)售卖的文创类型旅游纪念品的造型大同小异,无法凸显地域文化特色差异性。2)盲目性。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其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准确的定位分析,企业在对产品进行定位时往往更看重眼前的利益,设计师也忽略了消费者和市场认可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了文创产品盲目性的凸显。一些文创产品无法展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点,也无法实现最大化的商业价值。3)符号化。过于符号化是文化创意产品的一大缺陷。有的文创产品只是简单地应用了地域文化符号。更有甚者倾向于照搬、照抄,不论与自身诉求是否相符,就直接进行应用。这些现实情况的存在,使得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缺失,毫无竞争力和吸引力。

3基于地域文化的文创产品创新设计

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中,可以使产品更具独特的创意效果和传播属性,升级其艺术效果和实际价值。这不仅有利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宣传地域文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各地文化产业的升级,提升各地的文化竞争力。本次研究主要选取南北方两个颇具代表性的地域为例,深入分析其中优秀的地域文化元素与当地文创产品的创新融合设计。3.1长白山地域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长白山地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很多奇珍异宝,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结构[6]。首先,长白山的地貌景观奇特,是典型的火山地貌区域。它主要由火山椎体、熔岩台地和熔岩高原三种地貌组成,因此具有极强的旅游价值。其次,它的生物资源丰富,盛产人参、天麻、贝母、五味子、红景天等多种中药材。针叶林景观带、针阔混交林带、高山苔原景观带、岳桦林景观带都囊括其中。第三,长白山的冰雪资源丰富,冬季寒冷漫长。冰雪覆盖时间长,加上雪质好,为开展相关的体育运动和冰雪娱乐活动提供了天然场地。第四,长白山的动物资源也很丰富,有野鸡、野猪、狍子等野生动物资源共百余种[7]。由此可见,长白山地区的自然资源异常丰富,将这些独特的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中无疑能极大地提升产品的商业价值,丰富其文化内涵。在给人们展现长白山原始野性的基础上,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例如,《兽》这一系列的装饰瓷盘就是颇具东北特色的文创产品代表。《兽》见图1。在设计之初,设计师将视野聚焦在东北地区的动物造型上,选取了其中颇具代表性的鹿、虎、狼、熊等动物元素作为题材进行设计,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设计手法上,设计师并没有拘泥于传统,而是将东北地区的动物造型与现代装饰相结合,采用了青花线描的手法,将该地区野生动物独有的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在引导人们欣赏它们特有的野性美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观赏者的动物保护意识,促使他们尽最大努力去维护动物的生态家园[8]。另一组文创产品装饰瓷盘《冬之韵》同样对长白山的地域文化元素进行了合理利用。《冬之韵》1见图2。《冬之韵》2见图3。设计师选取了当地的鹿角、雪花、冬风、木屋等文化元素,与少女的造型结合,借助了线描与填色的方法,赋予了产品独特的装饰韵味。瓷盘将东北地区冰雪的坚硬与柔美的韵味完美地2展现了出来,给人一种即使在寒风凛凛的冬季,东北地区仍然如同少女般柔美的印象。《未来的鹿》是颇具东北文化意味的靠枕,其设计的独特之处在于设计师将填色与布艺运用到了极致,并加入了长白山地域文化元素——鹿的造型。从整体来看,鹿的造型占据靠枕的中心位置,配以水蓝色的圆形背景。此设计象征着鹿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生态循环中,反映了以麋鹿为代表的东北地区动物的生存环境状态,同时,呼吁人们共同努力给东北地区的动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3.2江苏地域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江苏地区的很多城市都有着丰富的地域资源和文化资源,如建筑、特产、服饰等显性元素组成的有形文化元素和文化、习俗、习惯等隐性元素。不仅如此,苏州的雅致,常州的韵律,扬州的闲适,南京的厚重,这些独特的城市魅力同样是地域文化的突出表现[9]。然而,在将这些地域文化元素融于文创产品设计中时,一直存在着创新受限,手法简单粗暴,形式单一等问题。深入分析,不难发现,此类文创产品的设计应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认知功能。无论是建筑、方言、小吃等显性的地域符号认知,还是文化、习俗、价值观等隐性地域符号认知,利用得当,都可以映射出独特的地域文化。第二,美学功能。外观美学只能给人以短暂的刺激,但功能美学却是长久的,因此,在具体的融合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文化创意产品的美学意义。第三,社交功能。人们之所以购买产品,目的之一就是进行社交,因此,在地域文创产品设计中,必须赋予其社交功能,将产品变成人与人之间情感寄存的信物[10]。南京“秦淮礼物”中的状元墨橡皮便是一个有着巧妙创意的地域文创产品。其设计延续了当地的文化属性,赋予黑色的橡皮一个石墨的造型,并在上面印有“金榜题名”四个金字。石墨的造型不仅巧妙,而且贴心地与夫子庙的传统会试文化契合,更兼具文具的实用功能。如此一来,橡皮的设计不再单调,有了更加夸张的创意。这样别具一格的造型设计与文化内容的植入,使产品显得独特。此外,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创意产品还有南京喵呜设计的创意杯垫。此产品实现了江苏昆剧戏曲形象与喵咪卡通形象的巧妙融合,使爱猫人士与之产生了情感共鸣。“皂福南京”手工皂则将创意凸显在了同音文字上,选取的“皂福”与“造福”同音,希望可以传递一份吉祥美好的祝福。

4结语

创新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1.1矿产资源法律制度不完善

我国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制度及体系在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规范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促进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我国现行的《矿产资源法》(1986)主要是为了满足对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需要,侧重从管理角度规范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采,导致在立法目的上“重行政管理、轻权利保护”,存在产权制度设计不合理、矿业权权能不明晰且发展受限、矿产资源补偿费标准过低、矿业权与土地使用权的衔接不顺畅、行政监督管理职权冲突、矿产资源环境保护内容亟待完善等问题。

1.2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管理不到位

自2001年全国范围内各级矿产资源的规划编制和实施陆续展开以来,我国矿产资源管理规划走上从无序混乱到有章可依的进程。然而,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对国内外能源和矿石等的需求依然十分强劲,可以预见,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冲突将日趋紧张,矿产资源规划工作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尽管我国已经陆续完成和启动第二轮、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矿产资源规划方式和制度依旧存在着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指令的影响,未能体现市场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矿产资源规划的具体实施层面缺乏有效的配套制度予以支撑,仍然存在规划体系界定不清、规划的法律地位尚不明确,规划法律效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导致规划管理难以落到实处。

1.3矿业权市场建设滞后

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初步建立了矿业权市场,并制定修改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矿业权市场的发展。但是,由于各地区实际情况不同,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因此,造成我国矿业权市场建设中存在各地矿业权出让发展不平衡,做法不一致;矿业权市场主体不规范;矿业权退出机制不完善;矿业权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不规范;矿业权市场监管问题突出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无疑对协调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4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理念、技术相对落后

当前我国已进入“四化”建设的关键阶段,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趋紧,人口压力并未缓解。但是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理念,矿产的开发利用技术水平已不能适应生态文明背景下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与国际发达国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相比,尚存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理念和技术相对落后等问题。

1.5矿产资源监督管理制度设计不合理

矿产资源监督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产权监督和行为监督。它主要是对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的矿业产权、矿产勘探开发技术、遵守法律、遵守矿产规划等进行监管。从中可以发现,现行的矿产资源监管并没有针对矿山环境进行特定监督,只是把生态环境监管放在法律和规划的框架下,进行监督管理。这样会导致矿山开发企业只重视当前利益、生产效益和生产安全,忽视长远利益、社会效益和生态安全。对于涉及到生态环境有高危的相关矿产资源行业,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矿产资源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以及安监部门等的监管协作进行指导和规范,造成令出多门,难以区分主次,各部门之间在权力配置上互相交叉,导致部门职权不清,会降低生态文明背景下矿产资源的监管效率。

2生态文明视角下矿产资源管理机制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矿产资源管理制度作为国土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机制,需要根据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进行多方面发展要求的具体制度设计。

2.1政治因素

在我国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里,必须高举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政治因素对于一项管理制度的诞生有重要的影响。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主要受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方针政策等影响,她们决定了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前进方向。

2.2经济因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项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并且在不断走向完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为了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两型社会贡献力量。矿产资源产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也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市场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利益等要素对于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设计有着重要影响。

2.3文化因素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和国家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华民族之所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五千年,中华文化在其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文化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可见对人们的日常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矿产资源管理机制的设计必然受到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比如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机制设计要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因为矿产资源管理的实现还是需要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而人的活动就要靠社会主义价值观来予以指导。所以,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机制的设计要考虑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整合作用。

2.4社会因素

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机制设计的一个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社会效益的取得,就必须认识到当前社会发展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当前社会对于矿产资源管理的要求,即对良好的生态环境需求。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此,在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机制的设计必须体现人民的呼声,维护人民的利益,把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改革后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机制的目标。

3我国矿产资源管理机制框架设计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建设中去。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政治建设中的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矿产资源行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必须融入生态文明的相关理念和方法。

3.1矿产资源法律体系建设生态化,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现有矿产资源法律体系主要制定于上世纪80、90年代,其中有许多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子,在矿产资源法律体系中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的观念,这些已经不适合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为此,应该实现矿产资源法律体系建设生态化,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首先,明确《矿产资源法》中关于矿产资源利用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责任的规定。现行的《矿产资源法》第32条第1款规定“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防止污染环境。”但在法律责任章节中没有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条款,更没有对行政主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矿山企业在保护环境方面应承担的责任进行规定。要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矿产资源法》里应规定相应的矿业主管机关和工作人员以及矿业企业在生态资源环境保护中应当承担的责任条款,重视矿业环境保护才能使我国矿业更加有序健康地发展。其次,《矿产资源法》环境责任机制的实行,也需要相关配套法规的完善。生态资源环境保护不是一种单独的法律责任,需要通过很多法律手段来加以实现,例如加入矿产资源规划考核、环境保护保证金、环境影响评价、矿产资源监管等法律制度,同时在民事、行政、刑事法律责任中加强对环境保护方面法律责任的规定,确定破坏生态资源环境的责任追究机制,从而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责任体制,为生态文明背景下我国的矿业发展及矿业环境保护起到更坚定的保证作用。再次,统筹考虑《矿产资源法》与相关法律的合理衔接。做好《矿产资源法》与《土地管理法》、《水法》、《森林法》等在矿业用地、矿业权开发行政审批、水资源有偿使用等方面的衔接,确保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高效协调管理。最后,加强矿产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的立法,融入生态文明的相关理念,促进矿产资源行业绿色发展,为制定有利于促进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政策,促进矿产资源行业的全面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3.2完善矿产资源储量储备制度,突出矿产资源生态国情

矿产资源储量是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生需求和生态保护所需能源、原材料的物质保证。我国的矿产资源储量管理领域涵盖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动态监管、资源补偿费征收、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管理,以及对储量的矿业权评估备案、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和地质资料汇交等进行了延伸管理。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当前矿产资源管理现状综合分析,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尽快组织力量完成以下工作。首先,在矿产资源储量登记方面,在全国范围进行全面清查,尤其是了解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用的矿产资源储量,包括了煤炭、铀、铁、铜、铝、稀土等重要矿产。在了解它们储量进行定量分析预测的同时,针对这些重要矿产资源产区的生态环境条件也要充分调查,并在现有及可预见的矿产资源开发技术基础上实现对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其次,构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规程、规范、技术标准体系及其实施细则。再次,加强对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的管理,严格限制对重要矿产资源储量的压覆。最后,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制度。在实现国家资源安全的同时,也可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矿产资源空间开发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基础。

3.3实现矿业权市场管理动态化,融入生态文明理念

矿业权市场管理是矿产资源管理的核心部分,对于实现矿产资源价值,优化矿产资源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我国矿业权市场出现的问题,应该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规范矿业权市场的交易主体。生态文明背景下,矿业权市场的交易主体必须进行规范,这样既有利于建立有序合理的矿业权市场,同时可以明晰矿业权,促进矿业权流转,促进资金、技术等资源进入到矿业权交易市场,进而实现矿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其次,提高矿业权市场的准入门槛。矿产资源必须从从业年限、信誉水平、资本金额、满足的技术条件、环境评价等方面提高准入门槛。这样既可以防止对矿业权市场进行投机干扰,又可以借助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实现对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提高整个产业的节能集约水平,实现绿色发展。再次,完善矿业权市场的退出机制。矿业权交易市场中,因政策调整,政府部门不能履行合同时,要退还受让方的矿业权价款,保障投资人的合法权益。为此,要制定退还矿业权价款的条件和办法,完善关闭矿山,退还矿业权价款具体规章制度,从而维护矿业权市场稳定,促进矿产资源行业的绿色发展。最后,重视矿业权市场上生态文明制度的建立。积极开展矿业权市场中碳排放权、排污权等与矿业权交易的协调运行,并制定其相关规章制度。同时对一些达到开发利用条件的废弃尾矿和贫矿,也设立矿业权,并象征性收取一些矿业权费用,同时国家给予政策优惠和相关补贴,鼓励有实力的矿产资源企业进行开发,从而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提高。

3.4健全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制度,优化矿产资源开发格局

生态文明背景下,完善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制度,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重要一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我国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优化完善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制度,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明确矿产资源规划的法律地位,提高其法律效力。对《矿产资源法》和《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中相关条文进行适当的完善,对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矿产资源规划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其次,体现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重视市场在矿产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矿产资源规划工作要注意与国内外的资源价格走势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潜在需求相结合。再次,矿产资源规划要统筹好本区域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在规划制定前应深入了解规划制定地区的实际情况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状况,实现矿产资源的动态规划,协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代际冲突,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在矿产资源规划的具体实施层面制定行之有效保障机制予以支撑。基层规划工作情况影响到上一级规划工作的贯彻落实,基层矿产资源规划是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制度的基础。解决基层规划工作遇到的问题,加大对基层(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工作在经费和人员等方面的配置。如加大中央财政对基层适当扶持、加强对基层规划人员业务素质的培养;建立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的配套监督监管机制,从而避免规划工作的低效率和权力缺乏制约而诱发的腐败现象,同时保障其依生态文明理念所制定的规划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加大矿产资源规划技术层面保障,特别是在基层规划部门和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地区,规划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完善基层规划工作信息处理与更新工作;建立规划信息系统与其他矿产资源管理系统的协作机制,实现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工作与其它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衔接。

3.5矿产资源税费管理制度生态化,强化税收对生态调节作用

我国现行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体系,缺乏对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考量,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矿产资源的耗竭。为此需要对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体系进行以下完善:首先,矿产资源税费立法的生态化,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立法理念,将生态文明的相关理念融入渗透到矿产资源税费立法工作中去。在矿产资源税费法律体系中,要体现诸如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使用,建立循环经济的矿业市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其次,调整原有矿产资源税费种类。将矿产资源补偿费和矿产资源税进行合并,新资源税应完全用于矿山生态环境破坏和解决矿业开发的外部不经济性,而不作为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重要体现。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则由设立矿产资源权利金和矿业权价款来实现。再次,构建矿产资源生态税费体系。设立或完善诸如生态环境保护税、矿山环境修复保证金等税费制度。并根据矿山开发环境评价结果,制定不同的税率,客观体现出破坏环境的经济成本,从经济角度来调节人们在矿山开发利用过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行为,通过人们的趋利性行为,来实现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也为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提供固定的资金来源。最后,完善矿产资源税费的管理,建立相关保障机制,实现相关环境保护税费的专款专用。对于专门用于矿产开发的税费,财政和税收部门应专设账户,同时定期对账户进行监督审计,以防挪作他用。

3.6重视资源环境督察,完善矿产资源监督管理制度

创新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1.1造型的简化设计

明式家具的造型虽然简洁大方,但受园林建筑、宗法伦理等因素的影响,明式家具在具有使用功能的同时又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导致明式家具的形态看起来十分繁琐,与现代的家庭装饰格格不入。因此展开对明式家具的简化设计,在保持明式家具优雅造型的基础上,使其更具有现代感。瓦格纳“中国椅”FH4283与明式圈椅的比较见图1(图片摘自昵图网),左图是瓦格纳“中国椅”FH4283,其灵感来自右图的明式圈椅。瓦格纳的“中国椅”是对明式圈椅造型的进一步精炼与净化,他着重保留了明式圈椅圆形扶手的传统元素,并以粗细不一的支撑作为过渡,摒弃了圈椅的装饰以及鼓腿彭牙、踏脚枨等部件,并赋予它更多的国际化元素。瓦格纳的这款“中国椅”简洁、舒适、现代,他在继承中进行创新,取明式家具的精致、儒雅、敦厚与内敛之美,摒弃了明式家具无关紧要的造型元素。由此可见,简化设计是明式家具现代化的主要方法,是设计提升与完善的过程[5]。

1.2造型的舒适性设计

为提升明式家具造型的舒适性,对明式家具中受礼仪约束的装饰、造型,结合人体工程学因素,用现代的实用与装饰功能形态进行替代,使明式家具摆脱“等级、地位”的种种樊篱[6-7]。瓦格纳“中国椅”FH4283与明式圈椅扶手的比较见图2(图片摘自昵图网),为提高椅子的舒适性,瓦格纳把扶手最外端折了一下,几乎设计成水平的。这一细节的设计使原本在同一平面的椅圈处于两个平面,与在一个平面的明式椅圈相比,瓦格纳的“中国椅”既有明清家具造型风格特征和神韵,也符合现代人的坐卧习惯。瓦格纳在1949年设计的“TheChair”扶手椅见图3(图片摘自源本设计网),这款椅子被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椅子”,瓦格纳吸取了中国明式家具的精华,椅子的造型给人舒适感和亲切感,富有浓郁的人情味。这把椅子最初是为有腰疾的人设计的,瓦格纳为了使椅子更简约、舒适,他将椅子的搭脑与扶手连在一起,椅背间没有竖木条,人坐在上面可以自由活动。

2结构的革新

明式家具的结构源于建筑学的梁架结构,横着为梁,竖着为架,结构严谨,绝无多余与浪费。各部件间的连接不用钉子且少用胶,主要运用榫卯结构,不同部位运用不同形式的榫,榫卯结构既符合功能要求,又结实耐用。正如菲利普·德·贝克先生所说,“明式家具乍看不复杂,其实它简单的线条、纯净的比例的外表下隐藏着非常复杂的榫卯结构[8]”。常见的榫卯结构有格角榫、明榫、闷榫、抱肩榫、长短榫、燕尾榫等。这些榫卯结构纤细、繁琐、费工,不适应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不宜模仿照搬。因此对明式家具结构的革新是适应先进工艺与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必然趋势。

2.1简化榫卯结构及模块化设计

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虽然是一种模块化设计,但由于榫卯结构的复杂性,导致了明式家具不能批量化生产,解决的方法就是使明式家具的模块化榫卯结构更简洁,对接口方式、接口的尺寸及接口的形状进行通用化、标准化、系统化的设计,通用模块的结构接口的模块化设计[9],有利于开发系列新产品,缩短设计和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扩大适用人群,推进我国明式家具现代化的速度。瓦格纳“Y椅”的模块化设计见图4(图片摘自三联网),“Y椅”的造型以交椅的部分结构为原型并进行了简化,将倾斜的扶手和连续的后腿相结合,瓦格纳将结构简化到最基本的构件,每一构件又被推敲到“多一分嫌重,少一分嫌轻”的地步,同时椅子的整体构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十分便于拆卸、组装与维修。

2.2结构装饰部件的再设计

明式家具的结构多数是结构装饰部件,这种部件不仅具有支撑作用,而且本身又具有美化、装饰的作用,即结构与装饰一体化,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例如明式家具的“束腰”结构,主要在家具的底座、凳面或台面下,围绕四边,由于构造上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装饰构件。其他的装饰构件还有许多,例如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镶以牙板、霸王帐、罗锅帐、卡子花等,既美观,又加强了牢固性。瓦格纳的“中国椅”在吸取了这种结构优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重新设计,使这种结构在不失牢固性的同时也更加简约、现代、时尚,而且符合现代工艺的生产。瓦格纳的“TheChair”扶手椅,椅子的扶手和靠背仍采用榫卯结合,但简化成了Z字型结构,见图5(图片摘自源本设计网),这种结构既简洁又突出了椅子精致的细节处理,给椅子质朴的造型增添了几分高雅。瓦格纳的“牛角椅”,其灵感来源于明式家具的官帽椅,椅子的点睛之处在于靠背的榫卯结构的花样设计,使得椅子的整体造型看起来简单而不单调,理性而不失情趣化,见图6(图片摘自PPMobler网)。

3材质的扩展

明式家具的选料非常考究,多采用贵重的硬木制成,如紫檀、红木、花梨、楠木、胡桃木等。这些木材色泽沉着,纹理优美,并且质地坚硬细腻,适宜制作精密的榫卯和细致的雕饰。明式家具的用材存在两个问题:(1)明式家具采用的贵重木材生长周期长,产量少,受地域的局限性大,加工难度大,不适合批量化生产和大众化消费;(2)明式家具主要运用的是木材,其用材单一,影响了家具的舒适性与美观性。针对以上两个问题,解决的思路是扩展明式家具的用材。1)要彻底摆脱用贵重实木的束缚,改用便宜的软木或者人造板材来替代。人造板材是利用原木、刨花、木屑、小材、废材以及其他植物纤维等为原料,再经过机械或化学处理制成的,其优点是幅面大、质地均匀、表面平整光滑、变形小、美观耐用、易加工。利用人造板材对明式家具进行创新设计,能够降低制造成本,适合批量化生产。2)利用材料的混合搭配改变明式家具用材单一的缺点,大胆尝试木材、石材、金属、竹藤、塑料、玻璃、皮革、布艺等材料间相互搭配的组合,拓展家具设计的自由度和可能性[10],使家具变得更舒适和轻巧,视觉元素更丰富。瓦格纳“Y椅”的座面见图7(图片摘自源本设计网),采用天然纸绳来制作座垫,这种座垫不仅坐得越久越舒适,而且天然纸绳的肌理与木材形成了软硬、细粗的对比美感。瓦格纳“中国椅”PP56的座面见图8(图片摘自PPMobler网),采用了松软、轻质的皮垫,舒适的座垫与白蜡木的搭配形成了柔和的色调,给人非常温馨的感受。

4工艺的改良

明式家具采用榫卯结构,除了需要复杂高超的榫卯工艺外,还需要打磨工艺及雕刻单刀工艺。明式家具做工虽精湛,但加工工序繁多,工艺复杂,以手工制作方式为主,生产效率低下,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设计生产的需要[11]。将明式家具结合现代先进的加工技术与工艺,通过简化家具的构件与装饰使其适应机床制作,从而达到节约木材、提高生产效率、简化结构和工艺、降低成本的目的。此外,明式家具的手工制作不应该被完全忽视,而应作为一种重要的家具生产方式,手工制作的家具具有机械化制造所不能比拟的美感,因而对于明式家具的手工制作方式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继承中创新。例如瓦格纳“中国椅”PP66,其椅圈在1976年由蒸汽弯压而成,在1991年由预压工艺代替,座面则采用纯手工编织而成,椅子整体给人简约而自然的感觉。

5结语

创新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甚至存在很多无用、不真实、不健康的信息,所以学生如何在众多选择中“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教师要考虑的问题。例如:在学生学习了《自然辩证法盖伦》这门哲学性、政治性较强的课程之后,作为指导老师可以在课后适当告知学生如何获取自然辩证法相关信息的平台、网络地址等,适时安排以“自然辩证法”为主题的主题演讲比赛,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有的放矢的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去搜寻相关的资料、信息,通过自己思辨的过程来对搜寻信息进行筛选、处理和再加工,最后以演讲的形式来向其他同学集中展示。以这样的教学形式锻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首先去寻找信息,然后对所寻找的信息进行“去伪存真”的筛选,不仅使学生兴味盎然,而且让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锻炼了信息的搜取和处理能力,做自己兴趣学习的真正主人。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共享,搭建课下作业交流平台

网络是资源交流、共享的平台,最大限度发挥网络的资源共享作用才能让作业的布置和学生的作业质量得到“事半功倍”的提升效果。当我们通过网络平台给学生布置完作业之后,可以购买或者编制“网上作业交流平台”作业系统。这样,教师既可以通过网络对其作业进行批改、展示,提高作业批改、课下工作的效率,又可以满足优秀学生的展示个人学习成果的愿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鞭策激励学习落后的学生“比、学、赶、超”,而且还可以利用网络的便捷、迅速达到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平台中可设置“优秀作业评论栏”等内容,通过让广大学生评改他人的语文作业,提高对课文本身的分析能力,提升对别人优秀成果的鉴赏思辨能力,找出与他人的差距,开拓思维,学习别人作业中的闪光点。最后,作为指导老师可以通过这样的网络信息资源平台,分析和指出对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在QQ群或者BBS论坛上发帖,让学生广泛参与讨论,参与答辩,教师给予集中分析总结给出正确解答。对于个别学生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一对一”的QQ聊天进行私下交流,这种交流方式及时性、针对性强,也相对保密,对待学习落后的学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3合理布置采集编创作业,培养学生创新创造精神

创新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根据这一创新理念,我们对传统鸽笼进行了全面改造,并通过调整鸽笼设置、规格和调整材料加工工艺等多项技术措施的实施,成功创建了一种全新的自动滚蛋式无蛋巢蛋鸽笼。

1.1调整鸽笼设置,实现无蛋巢自动滚蛋取消传统饲养模式所使用鸽笼中的蛋巢和栖架,并将鸽笼底网设置成-1.5°并向外倾斜的坡度,且底网一侧向外延伸5cm并外缘上翘形成集蛋槽。通过这一改造后,商品蛋鸽集中在鸽笼底网上活动,产蛋后,由于底网的倾斜设置,所产鸽蛋可自动滚落到底网的集蛋槽,方便饲养人员观察和拣蛋,显著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

1.2调整鸽笼规格,提高蛋鸽饲养密度由于商品蛋鸽的饲养目的是为了获取优质的商品鸽蛋,因此在去除了传统鸽笼的蛋巢和栖架等装置后,我们把新型蛋鸽笼的长、宽、高调整为40cm×55cm×34cm,使每个鸽笼的所占空间比传统鸽笼减少了84%。经过这一改造后,与传统鸽笼相比,在相同空间面积的一组鸽笼笼架中(2m×0.55m×1.5m),新型蛋鸽笼的鸽笼叠层可增加到4层,且每层的笼位数增加到5笼,并在底层和二、三2层笼位间各增设一盛粪板,使每组笼架的单体笼位数由传统模式的12笼位增加到20笼位,蛋鸽的饲养密度也由此提高了67%。

1.3调整材料加工工艺,降低商品鸽蛋破损率由于鸽蛋的蛋壳较薄和脆,普通钢丝制成的鸽笼底网在鸽蛋自动滚蛋过程中容易破损;因此,新型蛋鸽笼在选用传统材料制作鸽笼底网后再进行一次涂塑处理的加工工艺,可显著降低商品鸽蛋破损率。完成相关调整改造后的自动滚蛋式无蛋巢蛋鸽专用笼,其每组笼架可饲养20对商品蛋鸽,从而显著提高了鸽舍的利用率和员工的劳动效率,并显著降低了鸽蛋的污染破损率和员工的劳动强度。

2应用示范

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将经过创新改造的新型蛋鸽笼与传统鸽笼在上海欣荣大皇鸽养殖专业合作社梅园基地场做比较试验,方法如下:

2.1试验在基地场内紧邻的33号和34号2栋鸽舍内进行,每栋鸽舍长80m、宽5m,可安装标准鸽笼架(2m长)150组。

2.22种鸽笼均采用“双母配对”的模式饲养,每栋鸽舍专门安排1名工作认真负责且操作熟练的工人饲养并投喂以相同的饲料。

2.3以2013年1月16日~4月15日为试验准备期与预试期,时间3个月。2013年4月16日至2014年4月15日为正式试验期,时间1年。

2.4试验结果:2种不同鸽笼应用示范试验结果见表1。

2.5结果分析:在相同面积、相同结构的鸽舍内,采用相同的饲养模式和饲料配方,新型蛋鸽笼的饲养密度可提升67%,还可显著降低商品鸽蛋的污染破损率达188%;每名员工饲养的蛋鸽数量也由传统鸽笼的1800对增加到了3000对,并且员工的劳动强度显著降低。试验数据还显示:采用新型蛋鸽笼饲养商品蛋鸽所获取的经济效益比传统鸽笼提高65.83%,但新型蛋鸽笼的商品蛋鸽年平均产蛋量比传统鸽笼低了1.43%,分析原因,可能是受商品蛋鸽对无蛋巢鸽笼的适应过程等因素的影响所致。

3结论

3.1经过改造的自动滚蛋式无蛋巢蛋鸽笼具有很高的创新性,它完全突破了鸽子的生理特点和生活特性,大胆去除了传统鸽笼的蛋巢和栖架,实现了商品鸽蛋生产环节的自动滚蛋。

3.2应用示范结果证明:新型蛋鸽笼可完全替代传统鸽笼开展商品蛋鸽饲养,并显著提高蛋鸽的单位饲养密度和员工的劳动生产率,有效降低商品鸽蛋的污染破损率和员工的劳动强度。

创新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一)消费者从市场学的角度来讲,消费者指的是在各时空范围内进行消费活动的群体或个人,也就是参与消费活动的主体是人。从消费的过程笼统地讲,消费者就是指各种各样消费品的需求者、购买者以及使用者。从这个定义上分析,整个消费过程实际上就是需求→购买→使用的过程。虽然从这个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出消费者定义的复杂性,但是在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购买者不一定是使用者,需求者也不一定是购买者。因此,我们将具有消费过程的某一过程或全过程的消费参与者统称为消费者。

(二)消费心理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和消费商品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任一具体的行为方式均受消费心理的影响。消费者要不要购买该类商品,应该选择什么品牌;什么花色、款式;在哪些场所购买等都与消费者性格、思想、观念以及相应的心理因素有直接的关系。这种在消费过程中发生的心理活动就叫做消费心理。[3]消费心理与消费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消费习俗、流行消费等很多因素有关。

(三)消费心理与新产品新产品是指在构成要素上进行了整体或部分创新的产品。[4]新产品的开发主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新需求,这里所指的需求分两个方面:第一,是指市场的需求(消费者的需求)。第二,是微观需求,是指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消费者对新产品的需求除了实用性、便捷性、舒适性、耐用性、经济性、安全性以及综合性等基础功能外,还有对产品的象征性、审美性、时尚性以及个性性与性别差异性等的心理需求。对于新产品的开发,既要分析消费者对新产品的基本使用价值需求,更要考虑新产品是否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当然,这要根据具体的产品决定侧重因素。比如:以满足消费者生理需求为主要功能的产品开发,主要考虑功能是否多样化,使用是否便捷化,是否具有可靠性和环保性等。以满足消费者追求个性化心理为主要需求目标的新产品开发设计,则主要考虑能否充分展现产品的身份与个性,能否满足消费者的自尊感和自我价值体现性,能否满足消费者个体情感差异的心理需求等才是此类心理需求条件下对新产品开发创新设计时重点要思考的问题。

二、以消费心理学为基础的马尾绣创新设计产品

(一)创新产品的基本特点从市场消费理论讲,创新的产品大致有这么几种类型:全新创意产品、新换代产品、改良后新产品、模仿式新产品。创新设计的产品具有共同的特点:创新产品具有新的原理、新的构造或新的组成结构;采用了新的具有优势的原料或部件;质量或性能方面更具先进性;功能更具实用性。

(二)建立在消费心理学理论基础上的马尾绣创新设计产品马尾绣在水族先民生活中通常只用在妇女服饰、背带、童帽、绣花鞋等有限的生活用品上,在传统的水族生活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是水族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博物馆中这些令人惊叹的文化艺术精品,一丝一线都是水族先民生活历程以及心灵和精神的高度凝炼,使专家学者赞不绝口。但其作为产品在旅游市场等出现在消费者面前时,相对较高的价格与其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和实用价值在众多消费者心目中是不成正比的。(图1马尾绣服饰局部图图2马尾绣童帽图3马尾绣小电扇图4马尾绣银饰小电扇图5转动着小电扇)因此,马尾绣在现实市场中是不能满足或适应现代消费者心理需求的。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为了使市场更好地接受马尾绣,“创新设计”是第一步,只有将水族古老文化艺术的精华与现代设计手段相结合,才能使现代消费者更好地接受。图3中的小电扇是将水族马尾绣与现代材料相结合创新设计的旅游产品设计。图4中的小电扇是运用水族马尾绣童帽中的马尾绣与银饰元素装饰创新设计开发出的旅游小产品。旅游产品是指市场上由旅游经营者向游客提供的,满足其一次旅游活动中所消费的各种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总和。[5]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是作为市场营销理论的一个分支,具有市场营销学的普遍共性。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讲,在通常情况下,消费者新产品的接受过程如下:了解→欲定→尝试→评判→决择。消费者除了需求之外,对新产品还有一定的心理要求,诸如是否便捷实用,是否耐用经济,是否舒适安全,是否具有审美情趣,是否能够彰显个性以及体现时尚。

1.定位准确首先,对于图3与图4中马尾绣文化旅游新产品的创新与开发要考虑顾客的需要,也就是针对目标消费者进行分析。作为旅游消费者,有本地和异地游客,通常情况下,本地游客只是我们目标消费群体很小的一部份,需要购置此类文化旅游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外地游客或外国游客。马尾绣属于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对其产品目标受众的定位既要考虑到消费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又要考虑消费者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以及受众的消费水准。图3与图4系列电扇旅游产品具有浓郁的水族传统文化特色,价格定位属普通大众消费能力所能接受产品。为此,在成本较低的情况下,以批量生产代替传统刺绣手工生产的格局,以较低的价格占领市场,以巨大的销售数量来刺激消费者对水族马尾绣传统文化技艺的感知力,扩大社会影响力。2.便捷实用性上述图中旅游产品小电扇创新设计,在设计以袖珍型为主,对于材料的选择运用PP材料,强度高、弹性好、轻巧耐用,电源处特别设计了用USB接口直接充电。另外,此款产品耗材小,成本低,既考虑到经济性因素,又考虑到该产品的定位是“文化旅游小产品”,可谓便于携带、简单实用。当然,这类旅游小产品只是旅游文化纪念品开发的一种途径,在设计或加工、制作过程中,或消费者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定会发现更多的诸如此类的形形色色的旅游小产品,对典型的传统地域文化进行挖掘刺激以带动贵州旅游产业更进一步发展。3.产品的多样性消费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产品的多样性。同样,旅游产品要符合消费者心理需求的特点决定了产品创新设计的多样性。图3、图4中的小电扇是水族马尾绣元素在旅游产品中创新设计的范例。采用马尾绣多种元素在小电扇中巧妙运用的系列设计,从产品的款式、色彩、视觉肌理上都进行了精心构思与设计,尽可能地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使用要求。4.较强的地域性特色是文化旅游产品的灵魂。对马尾绣产品而言,水族文化便是特色之本。融入了水族民俗文化的旅游产品附加价值就会更高,相对生命周期也比较长。具有水族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很容易从当前同质化的旅游产品中脱颖而出。我们要开发出具有更多功能且能满足旅游消费者多种心理及用途需求的产品,更好地满足旅游消费者对异地文化风情等的体验,彰显独特的个性美感与欣赏品味,从而使消费者产生好奇心和购买欲望。5.独特的审美情趣上图中旅游产品小电扇不仅经济实惠、轻巧易带、使用方便,而且有很好地视觉美感和较好的触觉手感,小电扇的转速可随机调试,旋转的风扇犹如水族孩童和少女嬉戏和舞蹈时漂动欢快的银铃与裙摆一样。摆放不同色彩或同种款式的小电扇在一起展示,“群扇”旋转时犹如一群水族少女在翩翩起舞。当电扇静止时,风扇叶片上都是水族的铜鼓纹、刺绣、蜡染、童帽等水族喜闻乐见的传统纹样,充分利用了水族传统文化艺术中独具特点的元素,体现了贵州多彩的旅游文化资源。除此之外,扇叶上运用了水族马尾绣女式服饰和小孩童帽中的纹样元素,浓重、明快的色彩,饱满吉祥的图案以及具有浮雕感的肌理效果,突现出一种生动和谐、精美细腻的艺术审美情趣。小电扇的成功设计与开发为贵州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发展思路。6.时尚性与个性化水族马尾绣非物质文化艺术元素与现代时尚材料相结合,运用现代化的高科技与现代设计语言的创新设计与加工,是古老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一种融合。设计师应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与贵州省优秀的非物质文化艺术,让“新生”的带有民族特色文化的旅游产品彰显出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时尚的轻柔之美。这正迎合了生活在喧嚣都市中的人们在快节奏和高压力状态下,愈加对民间朴实无华艺术的追求以及对水族人民纯真质朴情感的一种向往。此外,作为部级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水族马尾绣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应该与贵州省特有的喀斯特地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这也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与途径,值得我们研究和反思。当前,将非物质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已成为马尾绣非物质文化艺术在现代市场经济寻求生存与发展、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

三、结论

创新设计论文范文第7篇

在设计中应用创新方法将有助于设计者高效、创新地解决问题。课题组提出一种创新策略[5],将创新设计分成面向问题、面向目的、面向产品和面向载体4类,并根据不同的类型,采用不同的创新策略实现创新。这些创新类型中面向问题的创新是最常见的,其策略是解决最小化问题,解决系统中的冲突,对系统进行改进创新。由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是以已有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比较适合这类型的创新设计。TRIZ最初由G.S.Altshuller于1956年提出[6],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完整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体系,其问题分析及解决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TRIZ体系包含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两部分,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相应的工具来分析解决。

2管道腐蚀检测装置创新设计

2.1在役管道腐蚀检测原理

我国在役管道大都铺设在野外且都埋在地下,其底部最容易发生腐蚀,对于在役运输管道发生的腐蚀采用射线检测技术,其检测原理如图2所示。射线机发射检测光线,穿透管道待检测部分,然后被探测平板接收,通过对接收射线的情况进行分析处理,便可以判断管道是否存在腐蚀以及腐蚀的位置、程度。

2.2检测装置问题分析

由于在役管道所处的环境比较复杂,对检测装置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不宜在管道内进行检测,也不允许检测装置从管道两端套进,只能从中间夹紧管道。当前的管道腐蚀检测装置主要存在的问题为:①结构复杂,装夹不便;②人工干预程度大,自动化程度低,检测效率低;③只能检测某一管径管道,适应性差。检测装置的创新设计必须解决上述问题,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分析归纳为以下两个问题:Q1:提高检测效率,要求检测装置能沿着管道轴向进行移动检测,并对管道进行可靠地夹持。Q2:检测装置能实现系列管道(Φ159mm~Φ500mm)的检测,并保证检测装置不复杂、结构紧凑。对于Q1,要求检测装置沿着管道轴向移动检测以提高检测效率,但另一方面会导致夹持装置的夹紧力不够、可靠性降低,这就形成一对技术冲突。对应TRIZ标准工程参数,这对冲突中的改善参数为时间损失,恶化参数为可靠性。对于Q2,要求检测装置实现不同管径的管道检测,但同时会增加装置的复杂性,这也形成一对技术冲突。对应TRIZ标准工程参数,这对冲突中的改善参数为适应性及多用性,恶化参数为复杂性。

2.3检测装置问题解决

(1)针对Q1,查询TRIZ冲突矩阵得到发明原理10,30和4[7],经分析这3个原理无法解决该问题。我们采用物质—场模型来分析此问题,两种物质分别为S1(管道)和S2(检测装置),场为机械场,检测装置及场提供的功能是不完整的,其物质—场模型描述如图3所示。检测装置要求对管道有足够的夹持力,实现管道的可靠夹持,但检测装置与管道很难发生相对运动,实现管道轴向移动检测。由此可见,检测装置提供的场是一个可控性较差的场。查询标准解,得到第二类标准解No.16,即增加一个易控制的场,因此在检测装置和管道之间增加一个可控的外力,即在检测装置前后分别采用4个滚轮实现管道的夹持,在前后轮之间的管道上增加一个可控的驱动机构(如图4所示),在夹紧定位的同时提供外力以促使检测装置与管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当管道检测装置实施检测时,不与管道发生相对运动,对管道进行定位夹紧;当检测完一个位置时,驱动机构提供外力促使检测装置与管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检测装置运动到管道的下一个检测位置。(2)针对Q2,查询TRIZ冲突矩阵得到4个发明原理15,29,37和28。经过分析,发现发明原理15(动态化)有助于该冲突的解决。应用发明原理15,将滚轮与检测装置的联接部分改为可调机构,采用如图5所示的可调滑块机构,滑块沿着圆弧板径向安装,均匀并且对称安装在上、下圆弧板端面,通过调节滑块实现所要求的系列管道检测。

2.4在役管道腐蚀检测装置创新方案

综合上述2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得到如图6所示的在役管道腐蚀射线检测装置创新方案。检测装置采用两段半圆弧铰接而成的剖分式结构和螺旋夹紧机构实现快速夹紧和拆卸;采用8轮夹持机构以及驱动机构实现检测装置对管道的定位夹持,并能沿着管道轴向移动,实现自动检测;调节与轮子联接的滑块机构以实现不同管径的夹持检测。

3结论

创新设计论文范文第8篇

从幼儿游戏教育来看,我国幼儿园比较重视室外游戏空间及设施的创建在游戏中的预设教育功能,一般先将环境中的教育功能提取出来,再通过事先设计好的形式让幼儿参与到游戏当中。事实上,这样的室外游戏环境的创建是静态性的,给幼儿自我发挥的余地有限,幼儿不能根据游戏展开的需要来改变现有的环境布置,也无法使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对游戏器具进行移动、重组,从而拓展游戏内容。从室外游戏空间及设施规划的建设来看,首先是理论及实践的滞后,我国的幼儿园偏重于建筑标准、景观效果下设计理念的探讨及方法研究,未曾突破建筑和景观视域的局限而对游戏空间及设施领域展开深入探索;其次是对游戏空间认识的误区,把游戏空间当作了一种运动操场[3],游戏空间实际上是一种视觉艺术[4],而游戏设施则是在规划和建筑设计完成后针对室外空间进行的填充。特别是那些在“随便划出一块地给小孩儿玩就行了”的理念下催生出来的仅仅堆砌着各种攀爬设施的游戏空间不光会因为设计师的不负责任而在幼儿身上留下伤疤,更会将幼儿们与周围世界接触的兴趣一点点扼杀。如国内某幼儿园夸张的建筑形式和外表涂装,大范围的运动操场及视觉化的彩色板块,格式化的攀爬设施,景观效果化的绿色植物栽植,见图2(图片摘自百度图库)。此外,我国幼儿园对室外游戏空间及设施创建的材料选择会限定使用方式,通常喜欢考虑材料的美观性、安全性和文化价值作用。事实上,幼儿对这些材料往往只能保持短时间的兴趣,而自然物的价值是人造物无法替代的。事实证明,朴实简单的自然物更能够使幼儿产生游戏兴趣和活动激情。

2幼儿园室外游戏器材的创新设计

中日幼儿园室外游戏空间及设施设计的差异下,体现着两国幼教理念的不同,日本强调对自然、感性的追求,中国则强调对科学、理性的追求。为保证幼儿期的健康发展,幼儿心智和情感必须得到满足,幼儿积极地活动也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我国幼儿活动室内化倾向以及运动能力和体力均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因此在我国幼儿园固定模式的基础上,可通过幼儿园室外游戏器材实现创新设计,一是将绿色自然结合课程设置引入到幼儿参与式活动中来;二是通过游戏器材的灵活多变打造多样化的游戏空间,丰富幼儿的空间体验;三是游戏器材结合数字信息时代的技术优势,吸引幼儿在室外尽情地活动、玩耍。这同时也是弥补我国幼儿园室外游戏空间及设施设计不足的突破口。

2.1“口袋”植物栽种自然环境中有一种能促进幼儿探索与学习兴趣的愉快氛围,为幼儿的活动提供很多选择。尤其当面对快速城市化下自然环境存在的形式化、细微化、隔离化整个城市环境的格局时,城市幼儿对于室外自然场所中的如泥土、生态景观和动植物等自然特征直接体验的机会越来越少。卢梭曾把乡村设置为童年最理想的场所,大自然是“消极教育”最温和适度的老师。近20年来,学校花园重新受到国外重视,成为美日欧范围内的一场运动,国外相关学者也就学校花园对幼儿的益处进行了大量研究[7]。当前,我国快速的城市化以及技术和社会的变革,已经造成城市儿童日常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我国绝大多数幼儿园的场地条件限制,如何引入“自然”成为必须思考的问题。“口袋”植物栽种的理念是在不占用地面空间的情况下,通过创新性的植物栽种“口袋”悬挂或固定于室外立面,“口袋”是由100%可循环使用的塑料瓶材料制造的,透气性好(内部湿度可控),可以模块化拼接且材料表面是软面,见图3(图片摘自百度图库)。幼儿园可利用它来创建室外花园课堂,通过阳光墙或者栅栏建立垂直可行走的绿色花园,这样老师也容易指导幼儿如何进行植物(果蔬)的培育和如何选择健康的食物。幼儿们在观察植物在“口袋”中的生长过程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幼儿健康的饮食习惯,引入新的学习方式,并且带来新鲜的食材。

2.2自由玩耍的“火柴条”一方面,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居住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及破坏,使得幼儿室外活动空间质量严重下降,孩子们被更多地封闭在住宅建筑空间的内部;另一方面,室外游戏空间量的不足或质的一成不变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儿童游戏意愿的丧失,并进一步迫使幼儿室外游戏活动行为陷入到恶性循环之中。如何通过游戏器材的灵活多变打造多样化的游戏空间,自由玩耍的“火柴条”给出了答案。以“火柴条”为游戏器材的原型,通过排列组合概念设计可以打造出不同的游戏空间,见图4(图片摘自关岛GUPEA网站),火柴条垂直组合可供幼儿穿越和躲藏;火柴条斜撑组合可供幼儿攀爬、坐卧,作为空间的指示,甚至可以充当植物栽种的搁架;火柴条阶梯组合可以供幼儿站立和坐卧,模拟上下楼梯;火柴条平放组合可以作为长椅,等等。从环保的角度考虑,火柴柱条可以选用木质材料或者废弃铁轨,火柴头作为固定连接设备嵌入地面,火柴柱条长度可以不一,并且能够以不同的角度旋转、固定,为了吸引幼儿玩耍,柱条被涂装成鲜艳的颜色,柱条表面内嵌孔洞和挂钩,便于搭建、攀爬绳索和插放旗帜,见图5(图片摘自关岛GUPEA网站)。此外,考虑到幼儿使用的安全要求[8],该游戏器材表面可以覆盖橡胶层。

2.3交互式“步径”交互式“步径”是游戏器材融合数字信息技术的典型应用,它由两根木梁及一系列的压敏垫条组成,压敏垫条间的距离为4岁幼儿的正常步长,每条压敏垫都连接到两边木梁的相应电机,当幼儿踩踏了压敏垫条,则电路贯通,相应两侧的电机开始工作并带动附着物如彩条或铃铛进行旋转,见图6(图片摘自walltrust网站)。在游戏器材的开发阶段,除了专业材料和电子元器件的安装需要专业设计师外,其余材料的制作和涂装均可由幼儿参与完成,幼儿参与式设计可以丰富幼儿探究现象、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更多与人相处的机会,也能够发展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合作交流的技能,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在设计过程中,幼儿具有主动权,能体验到被赋予权利的感受,这有利于自信心的培养。幼儿虽所知有限,却拥有令人惊奇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不仅体现在他们针对交互式“步径”这一游戏器材制作出了一系列充满童趣的旋转纸盘,而且还体现在他们对于交互式“步径”的使用上[10]:除了步行、跑步、跳跃和站立在多个压敏垫上外,翻跟头、爬行、滚球、推骑玩具车等可以触发多个压敏垫条的更多复杂活动也得以激发,幼儿们还将多个交互式“步径”器材连接在一起,以获得更长的路径体验,可作为火车开行的轨道等。

3结语